注意的学习过程,对于不少学生来讲也是比较繁重的,特别是目前马上刚刚需要步入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因为不少学生担忧到初中阶段成绩会有所降低,所以想在暑假期间对于初中一年级的课程提前做一个预习,那样初中一年级数学的要点有什么?下面掌门学堂记者和大伙推荐一下。
初中一年级数学的要点
有理数
概念: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 叫做数轴。
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加减法
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 例:0×1=0
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
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ⁿ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依据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式的解。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
那样a+c=b+c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
那样有a·c=b·c或a÷c=b÷c
等式具备传递性。
若a1=a2,a2=a3,a3=a4,……an=an,那样a1=a2=a3=a4=……=an
解方程式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相同种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
去括号。
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
合并相同种类项。
系数化为1。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
对称性。
传递性。
加法单调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乘法单调性。
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正值不等式可开方。
一元一次不等式。
以上是掌门学堂记者和大伙推荐关于初中一年级数学要点的有关内容。对于每一年的升学学生来讲,都是怀有很紧张状况的,由于对于之后学习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也会担忧成绩有所降低。所以在入学期前期做到提前预习是尤为重要的。